记性好是一种聪明,至少是聪明的一种体现。对小说家来说更是如此。
最近一次遇见田耳,也同时遇见我们共同的一位故人。其实我只对这个名字有一些印象,但田耳却把十七年前发生在这位故人身上的趣事,有始有终地,甚至有些绘声绘色地对我说了一遍。惊愕归惊愕,田耳蹩脚的普通话叙事因为充满细节,所以不容怀疑——这不像是一个小说家杜撰的往事。尽管田耳肯定有这个技能。
田耳相信某些优秀的创作和杰出的作品,其严肃和通俗与否无关紧要,甚至之间没有明显的区隔。核心是故事。田耳的核心技能是讲故事。他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秘要》,主题很特别:“武侠黑书”。田耳说这一部应是离他自身经历最远的一部,“没有体验,最大程度地借助了虚构。”
(资料图)
但访谈之中他几乎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现实与虚构之间又能有多大的区别?
田耳,1976年生于湖南凤凰,现居于广西。2007年,田耳凭借中篇小说《一个人张灯结彩》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成为该奖史上最年轻的得主
小饭:面对田耳老师,我有很多问题。确实很想从你这里学到一些写作的窍门。如果哪天某位读者看到这篇访谈,我同时也希望他能有这样的收获。第一个问题,你觉得在你非常坦率地回答了我的问题之后,我是否就可以在写作上往前大进一步?你觉得读一个作家的访谈和读一个作家的作品,从学习的角度,都有什么不同?
田耳:我个人喜欢读作家访谈,比如《番石榴飘香》,比如卡佛、奥康纳的访谈,这些年看了许多遍。还有《巴黎评论》那一套作家、诗人访谈,某些篇章段落我是反复读,这些都能有效地整理自己的写作观念,甚至形成新的创作冲动。我发现一个基本事实是,喜欢一个作家的作品,往往也会喜欢他的访谈,作品与访谈有互证的效用,两者共同让一位作家的面目更加清晰。这也说明作品和作者需要内在的统一,而不能断裂,断裂会让作者的形象、作品的成色削减。作品和访谈的关系,合则双美,分则两伤。国内的访谈给我留下印象的不多,很久以前看过《美人赠我蒙汗药》,有过震撼,但后面不太看得到这么真诚的访谈作品了,大家都知道讲话的尺度是在变的,访谈的质量也跟这有关。时至今日,我不知道文学杂志为什么还有这么多访谈,当然,反正各种体裁都很少人看了。访谈更需要真诚以及坦荡,但我们讲话的真实性相对于外国作家实在是大打折扣的。比如在生活中身边的人都认为我算是敢说话的,但我知道这远远不够,因为人不可能独自真诚,大家都畏葸的时候有人讲一点常识也会振聋发聩。当真话只是“敢”说,而不是必须说、非这么说不可的时候,我们只能离虚假更近。真诚是相对而言的,国内作家的访谈我老觉得干货不够,而且虚构成分多,我甚至条件反射性地不肯信。我们不能通过访谈坦诚自己,也就没法有效地相互沟通。我以为每个写作者应该具有创作一部访谈录的雄心,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当成自传来写,因为,写自传我们往往不够格,也没必要。这样一个目标,对我们而言,实在有些远大。
小饭:几乎每个稍有名气的作家都有访谈文本,我读很多作家的访谈录,或者回忆录,或者创作谈,总能“看到”一个喜欢撒谎的小孩。你的也不例外……“撒谎”会不会让人在生活中陷入一些困境,偶尔的,一定概率下。但小说中完全无法避免,甚至是基本要素,我们有时候会认为小说创作是一门撒谎的艺术——当然,也有小部分人认为所有书写的都是某种真实,并美其名曰“艺术真实”。你如何看这两种说法?
田耳:这真是一件特别矛盾的事,或者有时候也不能说是撒谎,而是一旦开口就知道自己的说法和真实之间的距离,所以以前经常看到新闻里说,西方学者研究表明成年男子每天要撒谎多少多少次,数量惊人。我想这是源于西方理性和严谨的思维,一旦表达和真实之间存在差距他们就宁愿定义为撒谎,以此警戒,以期提高整体的真实态度,提高理性的水位。我们当然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这无须证明吧?写作者应该更清晰地感受到表达与真实之间微妙的关系。小说中的虚构不是撒谎,本质区别,不必混淆。我有个朋友,老实近乎迂讷,也爱写作,一直不开窍。有一次他写了一篇微型小说,说镇上一个家伙半辈子都穷得叮当响,最后咬了咬牙,把所有的积蓄请了一尊昂贵的毛像,结果从此转运,日子好过起来。我认为这个故事没什么意思,他发誓这是真事,不像许多小说瞎编乱造。我就不好多说什么了。事实上,小说的真实是在于内部逻辑自洽、谨严,好的虚构反映的是更为内在的真实,而有些事情你凭自己的观察去写,以为事实就是这样,实际上眼见未必为实。眼见未必为实,我们随着成长,修正了多少亲眼见证的错觉啊。
小饭:海明威创作小说时很喜欢用对话来推动剧情,但我发现你在很多时候是用间接引语——第一人称的时候总是听说,听别人转述。你觉得这样的写法,或者说这种视角有什么让你反复使用的理由?
田耳:写作必然对叙述主体或者叙述视角带有敏感性。我写小说通常是要首先确定该篇的叙述主体,会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之间反复跳宕,头脑中试错,最后才确定下来。长期的写作中,我感受到两种人称会不停地拉近距离,这是自然发生的,是写作中的一种不自觉或者自觉。我使用两种人称,感觉差别越来越小,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仿佛是可以换着用。如你发现的那样,我用第一人称时,大量使用间接引语,让叙述主体更多一些全视角;当我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又经常引入第一人称的视角,让叙述主体更多一些介入感。此外有些朋友试图写第二人称,但我相信只要有一定写作经验,对人称有基本的敏感性,就知道第二人称并不存在,并不是“你”就是第二人称,小说叙述中,“你”其实是从“我”的视角出发,这仿佛接近于第一人称,但又不等同于第一人称。如果强行让“你”成为一篇小说主角,更像是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古怪地混杂于一体。我也曾在小说《坐摇椅的男人》里尝试过,第一稿的时候主角用的是“你”,写完以后统一将“你”替换成“小丁”,发表后有写作的朋友便读出来,这小说具有不一样的味道。这种写作试验很有趣,当然也只能玩一次。
小饭:有一个现实,很多作者年轻时候更喜欢也更适应用第一人称写作,后来也会慢慢转换人称。我想聊一下三个人称之间的成长关系。每个人其实都是在三个人称之间游荡,从“我”开始,后来有反思,“你”出现了,再就是观察,“他”也出现了。这几个人称是不是能代表某个个体不同的人生阶段?
田耳:确实有那么个过程,一开始写的时候就喜欢用第一人称,每一句前面一个“我”,很恣意很自在的样子。然后喜欢自言自语的调性,对话多是去前引号后引号,一泻千里的样子,那时候每个段落尽量铺长,觉得像是亮出了块头,亮出了肌肉,有气势,能唬人。慢慢地小说才喜欢给主人公取名字,第一人称变第三人称,对话加上了引号,分段变得勤快……也越来越发现,第三人称叙述看似笨一点,其实全视角更利于相对复杂的故事。这个过程,我想不只我,是许多写作者共同的过程,可能真是随成长而来的。
田耳新作《秘要》,上海文艺出版社,2023年3月版
小饭:在文学作品里,你喜欢自然、天然这些形容词吗?我是指一个作家没用太多的心思就写出了“自然的,天然的”好作品,天才一般的作品。你觉得“人为的痕迹”“匠气”是更坏的词吗?
田耳:写作之初我也曾被一位编辑老师评价为“摆拍”过多,“抓拍”不够,一开始我以为,她是说我匠气有余,却还不够自然而然,不够顺势而为。但我真不敢相信那些不过脑,手上有风似的自动写出的文字,像有神灵附体,一蹴而就。也许有人做得到,我做不到。我一直考虑这事情,形成自己看法,便不认为是匠气有余。既然被人看出匠气,那只能是匠气还不足,所以此后的写作更用力气。我理解编辑所说的“摆拍”和“抓拍”都是“匠”,甚至“抓拍”决不是无心,是更大的匠心。这么多年的写作其实也让我慢慢端正着态度,越写越难,越写越折磨自己,目的却是让作品具有浑然天成的品质。我相信这种浑然天成不能靠神灵帮忙,只能是个人不懈努力以达到,所以写作总是有些自虐。看访谈和自传越多,越知道那些了不起的作家大都写得相当痛苦,写作过程磕磕绊绊,步履蹒跚,甚至时不时感受到绝望;写作过程行云流水的,大概率会是通俗作家、网络作家。
小饭:我想如果不遭受写作的痛苦也会落入写作的无聊。会不会觉得人生有时候挺无聊的?怎么对抗这种无聊呢?除了写作之外,也不能回答是喝酒。
田耳:无聊不太准确,我更真实的感受,是无意义。无意义感一直都有,偶尔会相当强烈,引发生理性的不适。当然,我也不好夸张自己内心的情绪。无聊、无意义之感再强烈,也不至于伤身体吧。不说喝酒的话,正常活着的人,都有对应无聊、无意义感的方式,活着本身不就是一种对抗么?此外,相对于无意义,我对有意义更为谨慎,害怕自我感觉活得特别有意义。我们现在有了经验,人到中年以后,表面看上去萎靡不振的,往往比满面红光更健康……那么内心的状态,可能也是如此。
小饭:你的意思是不是,沉溺于现实生活,更接近于无意义?而对生活有所反抗或者挣扎,是实现人生意义的一种方式?假如一个平庸的作家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写作上,也确实制造出了很多平庸的作品,我们是称之为有意义还是无意义?
田耳:不是这个意思,我觉得沉溺与反抗生活不好分得太开,怎么才算对生活有所反抗呢,生活很糟糕但我更从容地去接受更智慧地去处理,这算沉溺还是反抗呢?至于“平庸的作家”,怎么说呢,这是比较而来的,能榨出我们平庸一面的天才作家、伟大作家非常多,但我们还不是照样在写作?谁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平庸的,写作也不是一种特权,可能在平庸中把自己稍稍发挥一下会得来更多的有意义。
小饭:刚才你调侃了通俗小说的写作过程,但在某个文本上你坦陈自认为写出了好看的通俗小说,可能是某种谦辞,因为纯文学圈一再把你当心头好——几乎没有人认为你在写类型小说。一样是警察办案,你就是严肃文学,你是怎么做到的?有刻意为之的部分吗?
田耳:这只是向我心头一尊大神格里厄姆·格林致敬,学习他写作的策略。他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和通俗,可能是写作中求得更多的自我宽宥,最大程度地拓展写作空间。他虽然这么做,最后评论界谁能质疑他整体的写作的严肃性和极高的质量?我想,他自己确实是有区分的,但我现在看他的小说,严肃和通俗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区隔。我乐意向他学习,让写作有更大的跳宕区间,别人怎么看,管不了这么多。
小饭:在一个对话里你提到——为什么想成为一个只写短篇小说的作家?长篇小说的写作令你厌烦吗?还是说持续的写作本身让你曾经厌倦?
田耳:持续写作本身让我经常有怀疑,有这必要吗?我能够源源不断地写下去吗?写了二十多年,暂时没有中断,但这种怀疑一直都有。有些作家一直在写,但我们都知道他写作生命早就终止了,这是灯下黑的事情,没人敢把这说破,而他随着惯性写下去,世俗名声的积累又保证了作品仍然得到发表——当然,也可能写出咸鱼翻身之作。但这么多年,咸鱼翻身我们见证过几回?我要考虑的,其实是一个写作者如何自我认定,你的写作在青春期还是在老年期,是在井喷期还是在弥留期,这非常难。我写过一篇创作谈,说想成为只写短篇的作家,确实曾有此想,与这一设想配套的便是隐姓埋名,在真实、日常,甚至不乏枯燥的生活中,把写作当成一个透气口,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任何时间限制地偶尔出手,写一些短篇。事实上,我现在不太看那些有名气的作家的作品,吹捧得再厉害,等个一年两年再看,水分挤干,是否还有热度。事实上,这些作品闹一天还是有一天响动,本人不闹马上无声无息,坠入无边沉默。而平时文友一旦说一个不知名的作家哪一篇不错,我往往会找来看看,我知道这种评价水分相对较小。事实上也是如此,陌生的名字和朋友的推荐保证了日常阅读的质量。
小饭:感觉你在评论他人及其作品的时候有时候挺毒舌的,那你对自己的写作有没有产生过怀疑?如果有的话,是哪方面的怀疑?
田耳:我对长期的写作有过怀疑,为什么写一辈子,为什么要写这么多,干点别的不好吗?我总是不能同时做许多事,既然写作,就只想每天写一点,要么就扔开写作干一点别的。干每一样事,都要有一段整体的时间。对于自己写作的能力,并没有怀疑,这恰是我最自信的那部分。
小饭:有没有想过是外部的奖励给了你自信,还是从根本上,你体质就是自信的?现实流动不居,十年前的你和现在的你,恐怕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从成长角度上来说,一个人会越来越自信,还是越来越不自信,都有可能,你是哪一种?
田耳:因为一切不可假设,我不可能过另外一种生活,生活对于我总是惟一的。但这种自信肯定是积累而来,如果过另一种生活,也就是说我当年没有获得鲁迅奖也就没有解决工作,还在社会上打拼,也许干别的事小有成就,写作也就是一种爱好,间或发表。也许是失败的人,那么怎么可能自信?我早就说过,我相信只有少数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才敢说,他们性格决定命运,就像电影里哪吒说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也妥妥地是特殊材料制成,出生前后都天垂异象。但我们大多数人,实在是由命运决定了性格。
小饭:我总是怀疑你写的是不是“真实”发生过,哪怕是在一些非虚构文本上。你更愿意在访谈(创作谈)这些非虚构文本中暴露自己,还是在小说中暴露自己?或者压根觉得“暴露自己”这件事不重要甚至不存在?
田耳:创作谈和小说作品当中哪个来得更真实,其实我真有些分不清。创作谈难道就是要讲求真实吗?在我看来创作谈也是一种创作,一篇文章,它的要点在于和作品相得益彰,甚至达成内在的统一、自洽,所以也是有虚构的。而且写作时间一久,你真的很难分这么清楚,这一篇小说尽情虚构而这一篇散文务必真实。你真的记得起你刚写完的一篇小说,到底是从哪开始萌发又为何得以构思完成?事后补记,其实都是不可信的。所以,在我看来,所有文字当中描写事实的部分可能都不自觉含有虚构,而描写感觉的部分则容易贴近真实。感觉不易证实也无法证伪,从这个意义上它才更容易贴近真实。
小饭:提到“信任”的问题,我们知道很多哲学著作或者哲学体系,可爱的不可信,可信的不可爱。我觉得这个角度用在小说创作上也蛮有意思,成为一个可爱不可信的作家,还是成为一个可信不可爱的作家,算不算一个问题?如果你被人描述为一个“可爱的作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是不是比被人描述成一个“可信的作家”舒服一些?
田耳:这对于我还是一个问题,你好像是学哲学的,这里面有可爱与可信的对立。但在文学当中,我还是以为可信的作家才谈得上可爱。
小饭:人说教学相长,你这些年在高校教授文学写作的过程里,有哪一部分觉得自己也长了?这种感觉明显吗?
田耳:写作教学对我个人是非常有帮助的,我目前的状态,是每年秋季开学以后给新生讲一个学期的《编剧基础》,其实就是教他们编故事。我的教法自创,每年都要找一些新的素材,和学生就同一素材编故事,这几乎成为我这些年最大的爽点:编故事不仅是创作,而且是一种对抗,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武侠片的高手以一敌众,要保证自己编的故事让所有学生心服口服。大多数时候我做到这一点,让学生眼睁睁地看见故事编撰的过程,看见素材本身富含的无限可能性,看见情节总有往上提升的空间。当然偶有失手,我也不沮丧。教书这一学期我的思维活跃性被迫提高,小说里的故事大都在这半年时间成型,来年的上半年,我又可以投入写作。数年下来,这种时间安排和工作节奏也越来越适合于我。
小饭:这种适合,是理解成舒适,还是理解成有效率?
田耳:更恰当的是习惯,调来这边近十年,我确实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舒适度和效率都有。而且我本来就向往这样的生活,一直向往,以前在老家也是一个人独处,一天写到夜,现在换到大学里面,照样是一个人关着门写,而外面环境比以前小县城更舒适,又何乐不为?我在广西大学四年,办公室搬了四个地方,现在住在全校最老的一栋楼里,被谐称“鬼楼”。我带几个学生写作,群的名称便是“在西大鬼楼写小说”。搬进“鬼楼”这几年,恰逢漫长的疫情,放假以后整栋楼经常就我一个人,最空寂的时候,我反倒觉得自己特别像一个作家。我是在“鬼楼”里真正找到当作家的感觉。如果有机会调离,又得有一个适应过程,想想也是够头疼的。总体来说,我像是一种落地生根的植物,并不挑剔环境,只要能够有一间安静的屋子,就能长久地待下去。
小饭:你在提到作家在高校的功能时,说对学生写作能力的筛查和评估能力是重要的。我把这种能力也称之为编辑的B能力——A能力和C能力大概是改稿和策划。我想一个好的作家很大概率上可能本身就具备一个好编辑的能力。我想问的是,你是否很早就对作家身上(你自己)这几个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和自觉吗?
田耳:一开始不太清晰,是慢慢发现自己具有这种能力,有位评论家朋友说这种能力是“看初坯”,而且说不少编辑都缺乏“看初坯”的能力,所以只能“摘挑子”。我想一个好的编辑一定是可以看初坯的,如果只能摘桃子,将会错过和有潜力作者交往的最好时机,从事这一行必然疲于奔命。我的这一能力还是编辑朋友帮我确定的,我喜欢看陌生的稿子,差不多十年前,开始和编辑朋友交流对陌生作者的小说的看法,这样得到编辑朋友对我能力的确认。教书这几年,我的这一能力得到较好运用,主动找我学习写作的学生,我未必接受,但平时作业中发现有写作潜力的,我会鼓励并指导他们写作。现在我认为写作不但要学,而且要及时、系统地学,过早的爱好,自由的练笔未必是好事。一种理想化的途径是:一个学生无意识、不自知的写作能力得到专业人士鉴定和确定,由此开始激发出兴趣,练笔之初就得到专业的训练。许多学生也有一定写作能力,但写作之初信马由缰的练笔容易形成不良习惯,阻碍了自身发展。就好比玉匠都喜欢雕琢璞玉,而不是重新加工别人雕过的玉。
小饭:很多作家都会不自觉书写童年记忆,久远的记忆自然塑造了今天的自己,很多作者会在最近的生活和阅读体悟中寻找,他们认为这样的素材更熟悉,更具体。你觉得远期的记忆和近期的“经历”,在你的写作中哪个更好使?
田耳:我的记忆真的是过去和现在差不多一样清晰,所以远期和近期我并不太挑剔。我的电脑里有素材库,有将素材处理好的写作提纲,有写作提纲发展出来的故事梗概,我总是要等哪个素材发育成相对成熟的故事才开写。目前来看,远期记忆里面具有写作价值的其实挖掘得比较充分,记忆中印象比较深刻的经过二十年写作,基本上都写成了小说,或者出现在小说的片段里面。但是现在生活真的非常简单,缺乏“经历”,或者说带着目的的体验会破坏经历的品质。我倾向于向间接体验还有海量的新闻、信息里头挑拣写作素材,这个量就特别大,现在每天都有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发生,很多成为热点,占领热搜。这些题材本身故事性很足,但要处理成小说也并不容易,因为我要考虑到作为写作者的“合法性”:我们都知道的事情,凭什么是我来写?我必须找到独特的切入点,这样才能有效地将众所周知的事情、事件变成个人的作品。
小饭:“凭什么是我来写?”这真是一个好问题。在海量可以构成你所需要的故事的社会新闻事件里,你怎么挑选,也就是说怎样的故事会触动你创作的冲动?你所说的独特的切入点,一般包括哪些角度?
田耳:这个首先是一种眼缘,每天看到海量信息,哪些信息中包含有故事可能性,触发了创作冲动,都是一刹那的感觉,随着创作经验的积累这种感觉会越来越准。有感觉的东西都不要漏掉,年轻时候脑袋记下来即可,现在不一样,得勤动笔头,赶紧记下,稍纵即忘的情况已经一再发生。记下来以后,放进电脑文档,让它们自行发育,好多新闻摆了许多年才一点一点地变成我小说里的故事。切入点当然很多,要对每个具体的素材加以分析,像个有经验的收藏家,有些东西你头一次见过,凭着经验也感觉到它的价值。
小饭:据说易烊千玺喜欢读你的小说。那你喜欢易烊千玺吗?了解他吗?
田耳:当然,他无意中的一句话,使我有了写作这么多年惟一的畅销书,之后才看他的电影,不知道是不是有先入为主的因素,真觉得他在《少年的你》里面演得特别好。我后面打听到,是一位编剧柏邦妮女士推荐他看我的《一个人张灯结彩》,他回答采访时候说“我刚开始看……”,也不知道他看完了没有。真希望多几个顶流明星看我的小说,发言时提一提,那比多少次新书推介会还强啊。
小饭:如果易烊千玺的新片邀请你去提前观影,影片并非尽善尽美,此时记者来采访你,你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
田耳:我说的话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标签:
记性好是一种聪明,至少是聪明的一种体现。对小说家来说更是如此。最近
新乡市氢能产业园的氢能展览馆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王访贤宋红胜文
济宁市普育回民小学二年级一班李思彤指导老师许敏在启明眼科医院,工作
乐乐学教研网精心为你收集整理了初一作文批改评语大全(合集21篇),希
今天招生网小编整理了东北农业大学福建录取分数线东北农业大学福建招生
外卖柜的出现,为骑手小哥送餐带来了一定的便捷。一个外卖柜,几十个带
【受权发布】北京8月23日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8月23日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
深交所2023年8月23日交易公开信息显示,兴民智通因属于当日涨幅偏离值
品玩8月23日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仰望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注册
生肖鼠的人不喜欢依赖别人,财运旺盛,外财进账,月支五行木旺构建木生
22日,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管局等五部门
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心捂不热的,最铁石心肠的生肖这个很多人还不
如果您认为Emira是最后一辆采用ICE动力的莲花汽车,那您就错了。LotusA
08月22日,华夏银行被沪股通减持万股,最新持股量为亿股,占公司A股总
8月22日,广发睿明优质企业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为0 7226元,累计净值为0
,你们好,今天0471房产来聊聊一篇舍,舍简述的文章,网友们对这件事情
1、O(∩_∩)O谢谢请给分你好不要紧张有可能是局部微小动脉破裂引起的出
新宙邦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波兰4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天津
北京时间8月22日,百度发布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
X 关闭
X 关闭